科瑞小课堂-为什么发展核壳结构涂料?
发布日期:2025-02-21 11:55
浏览次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各种材料的特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材料性能已不能满足,具有复合性能的材料需求逐渐加大。核壳结构涂料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粒子设计”思路上的卓越成果。核壳结构的乳液通常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单体经特定的聚合工艺制备而成,可根据实际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进行成分和结构设计。相较于传统单一结构的材料,核壳结构的涂料已经被证实可有效解决漆膜成膜温度高、热粘冷脆、疏水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切实拓展了适用范围

核壳结构乳液产品最早是美国Rohms&Haas公司开发的,目前已成熟应用到各类材料中。简单的说通过乳液聚合分子技术制备出具有双层或者多层结构的交联共聚物,可以实现内核硬、外壳软或者内核软、外壳硬的复合结构。通过内核和外壳的协同作用,实现材料的某一特殊性能或者综合性能。常见的核壳结构根据粒子形态常分为:核壳结构、翻转核壳结构、三明治结构、半球形结构等。

水性涂料行业中发展核壳结构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下问题:
1、解决玻璃化温度(Tg)和最低成膜温度(MFFT)之间的矛盾。通过核壳结构改善涂料的成模性,降低成膜温度,同时维持涂料较高的玻璃化温度。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实现零VOC涂料,同时保持涂料具有较高的硬度。2、控制涂层表面的功能特性。通过核壳协同作用,改善机械强度、热粘冷脆、抗回粘性等问题。3、提高涂料的耐温变性能。通过控制软硬单体的分布,制备不同玻璃化温度分布的核壳结构乳液,在外界温度升高时,避免漆膜变软;在外界温度降低时,避免漆膜变催开裂。4、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核壳结构的乳液不会发生相分离,可以较长时间的保存,尤其是在热储存性上较为优异。科瑞新材·“青麒麟”水性聚氨酯涂料均采用核壳结构的分散体;具有硬度高、耐候性优异、耐化学性能好、活化期长(可有效减少施工痕迹)、可长时间保存的优点。